cy5.5-PEG-DSPE,DSPE-PEG-Cyanine5.5,磷脂化聚乙二醇纳米颗粒
cy5.5-PEG-DSPE,DSPE-PEG-Cyanine5.5,磷脂化聚乙二醇纳米颗粒
CY5.5作为近红外荧光标记部分,具有共轭多环结构,负责在近红外光激发下产生荧光信号,其激发波长约 675nm,发射波长约 700nm,为纳米颗粒提供了荧光示踪能力。
PEG:聚乙二醇链连接在 CY5.5 和 DSPE 之间。PEG 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柔顺性,能够增加纳米颗粒的水溶性,降低其表面能,减少纳米颗粒在生物体系中的聚集,同时还能降低免疫原性,延长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不同分子量的 PEG(如 2000、3400、5000 等)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以调节纳米颗粒的性质。
DSPE: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是一种磷脂类化合物。它具有一个疏水的脂肪酸尾部和一个亲水的头部。在形成纳米颗粒时,多个 DSPE - PEG - CY5.5 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使 DSPE 的脂肪酸尾部聚集在一起,形成纳米颗粒的内核,而 PEG - CY5.5 部分则分布在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亲水性的外壳。这种结构使得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
性质
荧光特性:CY5.5 赋予纳米颗粒近红外荧光特性,可用于荧光成像,实时监测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分布、运输和代谢过程,例如在研究药物递送时,可追踪纳米颗粒载药体系在体内的行踪。
纳米颗粒特性:由于 DSPE 的自组装特性和 PEG 的稳定作用,形成的纳米颗粒具有相对均一的粒径和良好的稳定性。其粒径通常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这种尺寸范围有利于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循环和对特定组织或细胞的靶向作用。在生理条件下,纳米颗粒表面的 PEG 链可以减少蛋白质的吸附和细胞的非特异性摄取,提高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
产品名称:cy5.5-PEG-DSPE,DSPE-PEG-Cyanine5.5,磷脂化聚乙二醇纳米颗粒
纯度:95%+
性状:基于不同的分子量,呈白色 / 类白色固体,或液体。
溶剂:溶于二氯甲烷、DMSO、水等常规有机溶剂。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推荐产品:
CY3-Isomaltose CY3标记异麦芽糖
BDP 558/568 carboxylic acid 羧基
AF546 NHS ester 活性酯
Super flour 700-NHS 活化酯
CY5-LPC CY5标记溶血磷脂酰胆碱
AF488-sucrose 蔗糖
CY3.5-Zingibroside R1 姜状三七苷R1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