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E-PEG-FA脂质体的药物包载方案和靶向效率的研究总结
DSPE-PEG-FA脂质体的药物包载方案和靶向效率的研究总结
以下是关于 DSPE-PEG-FA 脂质体 的药物包载方案和靶向效率的研究总结,供您参考:
药物包载方案
1. 常用脂质组成与比例
在制备 DSPE-PEG-FA 修饰的脂质体时,常采用以下脂质组成:
主磷脂:如 DPPC(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或 HSPC(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
胆固醇:用于增强脂质体膜的稳定性。
DSPE-PEG-FA:提供靶向功能。
例如,一种典型的脂质体配方为 DPPC:Chol
= 61.3:38.2:0.5(摩尔比),该配方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冷冻干燥和再水化步骤形成脂质体。
2. 药物包载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载方法包括:
薄膜水化法:将脂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形成薄膜后,加入含药物的水相进行水化。
反溶剂沉淀法:将脂质和药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迅速注入水相中形成脂质体。
微流控法:利用微流控芯片精确控制脂质和水相的混合,形成粒径均一的脂质体。
在包载药物如紫杉醇(Paclitaxel)时,研究表明,DSPE-PEG-FA 修饰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包载效率和稳定性。
靶向效率研究
1. 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
DSPE-PEG-FA 修饰的脂质体通过叶酸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FR)结合,实现靶向递送。研究表明,FA-PEG 修饰的脂质体在 FR 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中具有显著的摄取优势。
2. PEG链长度对靶向性的影响
PEG链的长度对脂质体的靶向性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较长的 PEG 链(如 PEG3350)有助于将 FA 暴露在脂质体表面,增强与 FR 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靶向效率。
3. 体内分布与肿瘤积聚
在体内实验中,FA 修饰的脂质体显示出更高的肿瘤组织积聚。研究表明,FA-PEG 修饰的脂质体在肿瘤组织中的积聚量显著高于未修饰的脂质体,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
参考文献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42967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07747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86474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clitaxel-Loaded PEGylated Liposomes by the Microfluidics Method(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PubMed, PubMed, P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