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献

文献分享|一种新型余辉分子探针,用于感染伤口中pH值和粘度的二维信号监测

2025-05-16 分享

文献分享|一种新型余辉分子探针,用于感染伤口中pH值和粘度的二维信号监测


导语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期刊 Anal. Chem. 上的文献:A Novel Afterglow Molecular Probe for Monitoring of pH and Viscosity in Infected Wounds with Two-Dimensional Signal.


概要

有机余辉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关于小分子余辉探针,特别是具备多目标检测能力的探针的报道仍然有限。在此,本文报告了一种新型余辉分子探针(Hcy-Br-SO),它能够有效响应伤口感染过程中pH值和粘度的变化,基于二维(2D)信号。在本设计中,通过分子工程增强了余辉分子的性能,并揭示了余辉发射的内在机制。此外,证实了Hcy-Br-SO的余辉强度因pH值和粘度的增加而协同增强。同时,本文观察到粘度会延缓光反应过程,从而延长余辉发射的持续时间。基于这一现象,本文将传统的余辉时间依赖特性转化为可用于监测粘度变化的可测量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时间维度不仅有助于区分信号来源,还探索了余辉分子探针的应用潜力。据知,这是首个利用二维信号(强度和半衰期)来监测双目标的余辉小分子探针。此外,Hcy-Br-SO探针成功用于区分正常伤口和感染伤口。这项工作可能有助于揭示慢性伤口的病理机制,并为干预提供指导。

余辉分子探针


图1. a)Hcy-Br-SO的分子结构(左)及基于二维信号的监测原理的图形表示(右);(b)Hcy-Br-SO用于检测伤口细菌感染中pH值和粘度的概念图。参考文献:DOI:10.1021/acs.analchem.5c01108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