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DPPS,145849-32-7,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丝氨酸一种典型的磷脂酰丝氨酸类磷脂分子

2025-08-06 分享

英文名称: 1,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L-SERINE (MONOSODIUM SALT)

中文名称: 1,2-二软脂酰基-SN-甘油-3-磷酸-L-丝氨酸钠盐

MF: C38H73NO10P.Na

MW: 757.956

CAS: 145849-32-7

DPPS

产品简介:

DPPS,全称为 1,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L-serine,是一种典型的磷脂酰丝氨酸类磷脂分子,其结构由两条棕榈酸链(C16:0)、甘油骨架以及丝氨酸磷酸头基构成。作为天然膜磷脂的组成成分之一,DPPS 具有良好的双层膜形成能力,广泛应用于人工脂质体、纳米脂质颗粒以及其他脂膜结构体系的构建。

DPPS 的丝氨酸头基赋予其负电荷特性,使其在中性或生理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亲水性和电荷排斥性。这种特性在脂质体构建中尤为重要,可以调节脂质体的表面电荷密度,从而影响其稳定性、聚集行为以及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在多组分脂质体中,DPPS 常被用于替代部分中性磷脂(如DPPC)以调控载体的表面性质,增强其与靶标细胞或配体的结合能力。

在生物体内,磷脂酰丝氨酸(PS)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内侧,一旦细胞发生凋亡或膜结构紊乱,PS 会外翻暴露至细胞膜表面。因此,DPPS 在模拟这种“凋亡信号”方面有一定应用潜力,适用于构建靶向巨噬细胞或识别病变组织的递送系统。

此外,DPPS 也可用于研究蛋白-膜相互作用、膜融合机制、离子通道调控等生物过程。其棕榈酰链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在生理温度下能稳定形成致密的脂质双层结构,适合构建稳定性较高的纳米脂质平台。通过与胆固醇、PEG化磷脂等成分共同使用,可调节载体的膜流动性和血液循环时间。

DPPS 的另一重要应用是在免疫递送系统中,可用于模拟凋亡细胞表面结构,诱导免疫耐受或靶向特定免疫细胞。也有研究将DPPS用于构建免疫纳米颗粒或抗原递送平台,在疫苗开发和自身免疫研究领域展现出一定价值。

综上,DPPS 是一种具有明确负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磷脂分子,适用于构建多功能脂质体系统,特别是在需要调控膜表面电荷、靶向免疫细胞或模拟生理膜结构的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品牌简介:

良林科研服务平台由西安瑞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专注于为全球科研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公司配备有齐全的化合物合成、纯化、冻干以及分析检测设备,拥有从研发到质量控制的完整体系,致力于化学品定制和小试至中试规模的生产服务。

我们专注于科研用药物递送与靶向研究领域,产品范围涵盖合成磷脂、PEG修饰分子、聚合物载体、纳米金属材料、磁性颗粒、介孔材料、荧光探针、点击化学试剂及金属配体等多个系列,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可靠的实验工具与解决方案。

编写说明:

资料由良林生物kx整理提供,产品为实验室科研专用,禁止用于人体、医疗或诊断用途。

更多推荐:

MAL-PEG-OPSS,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二巯基吡啶

FA-Cy5.5,叶酸-花青染料5.5

Cy3-alkyne,Cyanine 3- alkyne,Cy3-炔烃

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叶酸,PEI-PEG-Folate

Cy3-MAL,Cyanine 3-MAL,Cy3-马来酰亚胺

NHS-PEG-NHS|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聚乙二醇

聚赖氨酸聚乙二醇羧基, PLL-PEG-COOH

聚谷氨酸-聚乙二醇-叶酸,PGA-PEG-Folate

八臂聚乙二醇酰胺碘 8ARM-PEG-Iod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