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G-lactoferrin,吲哚菁绿乳铁蛋白的结构合成过程
ICG-lactoferrin,吲哚菁绿乳铁蛋白的结构合成过程
ICG-Lactoferrin是一种将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共价修饰于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分子上的功能化荧光化合物。乳铁蛋白是一种单体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0 kDa,具有两个铁离子结合位点,其构象为由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的复合折叠结构,呈现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与ICG结合,ICG-Lactoferrin不仅保持了LF的蛋白质结构和生物活性,同时赋予其近红外(NIR)荧光特性(吸收峰约780 nm,发射峰约810–830 nm),可用于体内外分布追踪、纳米载体修饰以及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
ICG-Lactoferrin的结构合成主要通过ICG羧基与乳铁蛋白氨基的共价偶联实现。首先,将ICG分子的末端羧基在EDC(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和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体系中活化,形成ICG-NHS酯,增强其羧基的亲电性。随后,乳铁蛋白分子表面赖氨酸残基或N端自由氨基对ICG-NHS酯进行亲核攻击,通过形成稳定的酰胺键实现共价偶联。反应在pH 7–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室温条件下避光,以保护ICG的光学性能,同时维持乳铁蛋白的构象和功能活性。
在结构合成过程中,ICG与乳铁蛋白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温度是决定偶联效率和荧光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蛋白质过度修饰导致构象改变或活性丧失,通常采用逐步滴加ICG-NHS酯的方式,并通过轻柔搅拌保持均匀反应。偶联完成后,通过透析、超滤或凝胶过滤层析去除未反应的ICG和副产物,获得高纯度的ICG-Lactoferrin产物。
ICG-Lactoferrin的分子结构保持了乳铁蛋白的双铁离子结合位点和整体折叠结构,使其在生物体内仍能发挥蛋白质本身的生物功能。同时,ICG的荧光部分以共价键稳固地连接在蛋白质表面,通过近红外发射实现对乳铁蛋白的实时可视化追踪。该结构设计不仅利于药物递送系统和纳米载体的表面修饰,也便于利用荧光成像评估蛋白质在血液循环、组织分布及细胞摄取过程中的行为。
总之,ICG-Lactoferrin通过ICG羧基活化与乳铁蛋白氨基的共价偶联形成稳定的酰胺键,实现了荧光标记与蛋白质功能的完美整合。其结构合成方法温和、高效,能够在保持蛋白质构象和生物活性的同时,赋予乳铁蛋白近红外荧光功能,为药物递送系统构建、纳米载体修饰及体内分子成像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平台。
产品名称:ICG-lactoferrin,吲哚菁绿乳铁蛋白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推荐产品:
CY3标记的牛纤维连接蛋白
CY3-Fibronectin-Bovine
CY3标记的牛血红蛋白
CY3-Hemoglobin-Bovine Hb
CY3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
Cy3-labeled bovine serum albumin
CY3标记的葡聚糖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