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Bungarotoxin, Tetramethylrhodamine (TRITC)受体标记探针
产品名称:α-Bungarotoxin, Tetramethylrhodamine (TRITC)
产品简介:
α-Bungarotoxin, Tetramethylrhodamine(TRITC)是一种以四甲基罗丹明(Tetramethylrhodamine, TRITC)荧光染料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衍生物,用于高特异性标记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等配体结合位点的研究。α-Bungarotoxin来源于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的毒素组分,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分子量约8 kDa,可稳定地与神经及肌肉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成为研究突触结构和神经信号传递的经典工具。
TRITC是一种发射波长约为570 nm的红色荧光染料,具有较强的光稳定性和高量子产率。将TRITC与α-Bungarotoxin偶联后,所得探针不仅保留了毒素对nAChR的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还具备明亮的红色荧光信号,可通过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成像系统进行可视化检测。与FITC或Alexa Fluor系列染料相比,TRITC发射波段更偏向橙红区,适合多色荧光实验中与绿色通道荧光信号搭配使用。
α-Bungarotoxin-TRITC常用于神经元培养体系、组织切片及膜蛋白研究中,用以标记突触后膜受体或研究神经肌肉接头的分布形态。由于其结合反应快速且特异性高,可实现对受体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适用于活细胞或固定样品的荧光标记。
产品通常以冻干粉或溶液形式提供,使用前可溶解于PBS或含有适量防腐剂的缓冲液中。为了保持荧光与生物活性,建议避光保存并在-20°C以下储存,避免反复冻融。实验中可根据受体表达水平调整使用浓度,一般在纳摩尔级即可获得清晰信号。
总的来说,α-Bungarotoxin, Tetramethylrhodamine(TRITC)是一种兼具高选择性结合能力与明亮荧光特性的受体标记探针,适用于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及膜蛋白结构研究等领域,是实验室常用的荧光工具分子之一。

品牌简介:
良林科研服务平台由西安瑞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专注为全球科研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公司配备完善的合成、纯化、冻干及分析检测设备,具备从研发到质量控制的完整体系,提供化学品定制及小试至中试规模生产服务。
主要产品涵盖合成磷脂、PEG衍生物、聚合物载体、纳米金属与磁性材料、介孔材料、荧光探针、点击化学试剂及金属配体等系列,助力科研人员在药物递送与靶向研究领域高效开展实验工作。
说明:
资料由良林生物kx整理,产品仅限科研实验使用,不得用于人体、医疗或诊断。
产品推荐:
Ep-PEG-Ep
mPEG-Ac,mPEG-Acrylate
NBD-DOPE
DSPE-PEG-N3,DSPE-PEG-azide
SAS-PEG-SAS,聚乙二醇二酰胺琥珀酰亚胺丁二酸酯
HO-PEG-RB
185971-89-5|Fluorescein Alkynylamino-ATP
38483-26-0,Dihydroethidium (DHE)
DBCO-PEG-Alky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