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 795膜电位荧光探针的核心应用场景,CAS:172807-13-5
产品名称:RH 795膜电位荧光探针的核心应用场景,CAS:172807-13-5
1. 基础信息与结构特性
化学身份:CAS号172807-13-5,中文名称为“膜电位荧光探针RH 795”或“苯乙烯基染料RH795”,分子式为C₂₆H₃₉BrN₃O₂⁺,分子量约585.41。
结构特征:属于电压敏感染料(VSD)家族,具有两亲性结构——疏水性长链脂肪酸部分嵌入细胞膜脂质双层,亲水性染料核心(类罗丹明或苯并呋喃结构)响应膜电场变化。分子含阳离子侧链,确保稳定嵌入细胞膜且不易扩散至胞内。
2. 荧光特性与工作原理
光学参数:激发波长530–550nm,发射波长660–712nm(红色荧光),具备高荧光亮度、光稳定性及低背景干扰。
电位响应机制:膜电位变化(如去极化/超极化)引发分子构象改变,导致荧光强度或光谱位移,实现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动态监测。红色荧光波段兼容多色成像(如与绿色/蓝色探针共存)。
3. 核心应用场景
神经科学研究:实时追踪神经元动作电位、突触信号传递及神经网络活动;监测离子通道活性(如钠、钾通道)。
心脏生理学:分析心肌细胞膜电位、动作电位传播及心律失常模型。
细胞电生理:活细胞/固定细胞膜电位成像、膜动力学研究(如囊泡活动)、药物对膜电位的影响评估。
特殊场景:神经示踪(如脑区功能成像)、多通道共定位实验、环境污染物检测等。
4. 物理与操作规范
物理状态:固体粉末,纯度≥95%(常见规格:1mg、5mg、10mg、25mg、50mg等)。
溶解性:溶于水或部分有机溶剂(如DMSO、DMF),需实验验证具体溶解度。
储存条件:-20℃避光、干燥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及吸潮;操作时需无水、避光环境,佩戴防护装备(手套、护目镜)。
安全注意:仅限科研/工业用途,避免与强氧化剂、酸性物质接触;遵循实验室安全规程。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wyh

关于我们:
良林科研服务平台是西安瑞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良林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全球研发工作者,公司配备了化合物合成、纯化、冻干、质量检测与分析等精密仪器,良好有完备的生产,研发,检测全生产线的能力。良林生物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有机化合物定制合成及生产服务。 我公司生产销售科研级别的药物传递和药物纳米靶向方面的产品,公司目前经营的产品主要有合成磷脂,PEG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纳米金,磁性纳米颗粒,介孔二氧化硅,活性荧光染料,荧光量子点,点击化学和大环配体等等。
我们可以提供的相关产品
Brain PS磷脂酰丝氨酸(猪脑)
DSG-PEG2000二硬脂酰-rac-甘油-聚乙二醇2000
DSG-PEG-NH2双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聚乙二醇氨基
MPEG-DSG甲氧基聚乙二醇双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
双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
DOTAP,(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MS盐)
DMG-PEG-NH2 二肉豆蔻酰-sn-甘油-聚乙二醇-氨基
DMG-PEG-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