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FITC-ADP,荧光素标记二磷酸腺苷的合成路线原理

2025-10-30 分享

FITC-ADP,荧光素标记二磷酸腺苷的合成路线原理

FITC-ADP(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ADP)是一种将二磷酸腺苷(ADP, Adenosine Diphosphate)与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偶联形成的功能性分子。ADP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中间体,参与ATP/ADP循环及多种酶催化反应。FITC是一种常用的绿色荧光染料,激发波长约490 nm,发射波长约520 nm,通过与ADP共价结合形成FITC-ADP,可在体外或体内实验中实现荧光示踪、酶活性检测和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合成路线原理

FITC含有活性异硫氰酸酯基团(–N=C=S),可与ADP分子中的氨基或经过化学改性引入的氨基形成稳定的硫脲键。ADP分子本身含有腺嘌呤上的氨基或通过5′-位改性可引入反应位点,用于与FITC偶联。反应通常在温和的缓冲液中进行(如碳酸盐或磷酸盐缓冲液,pH 8–9),既保证FITC的活性,又保护ADP的二磷酸结构和化学稳定性。

典型合成步骤

  1. ADP活化或溶液准备
    将ADP溶解于适宜缓冲液中,使其分子处于稳定水溶状态。如ADP缺乏直接反应位点,可先通过化学改性在5′-位引入氨基或羟基,以提供FITC偶联的亲核位点。

  2. FITC溶解与准备
    FITC通常溶解于少量无水DMSO或缓冲液中,避免光照和高温,以保持荧光性能。FITC的异硫氰酸酯基团保持活性,可与ADP的氨基发生共价反应。

  3. 偶联反应
    将FITC缓慢加入ADP溶液中,反应体系轻轻搅拌均匀,反应通常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进行数小时至过夜。FITC的异硫氰酸酯碳原子被ADP的氨基进攻,形成稳定的硫脲键,实现共价荧光标记。

  4. 反应监控
    可通过荧光光谱或紫外-可见光谱检测FITC特征吸收峰(约490 nm)及荧光发射峰(约520 nm),确认偶联成功。

  5. 纯化
    偶联完成后,可采用透析、超滤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去除未反应的FITC和低分子杂质,获得纯化的FITC-ADP。

  6. 储存与使用
    纯化的FITC-ADP应避光、低温(–20 ℃以下)保存,使用前可根据实验需求稀释,以保证荧光信号稳定及ADP结构完整。

产品名称:FITC-ADP,荧光素标记二磷酸腺苷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FITC-ADP

产品目录

DSPA

cas:108321-18-2

二硬脂酰磷脂酸

DSPC (18:0 PC)

cas:816-94-4

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胆碱

DSPE

cas:1069-79-0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