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uor 546 Styramide,iFluor 546 酪胺的反应原理
iFluor 546 Styramide,iFluor 546 酪胺的反应原理
iFluor 546 Styramide(iFluor 546 酪胺)是一种基于iFluor 546荧光染料的功能化分子,将罗丹明类荧光核心与酪胺(tyramide)基团通过化学连接桥偶联而成。该分子结合了高亮度荧光性能与酪胺的酶促反应活性,广泛应用于免疫标记、Tyramide Signal Amplification(TSA)体系及活体或细胞成像中。iFluor 546染料属于红橙色荧光染料,其激发波长约为546 nm,发射波长约为566–576 nm,具有高量子产率和光稳定性,使其在长期成像实验中保持荧光强度和信号可重复性。酪胺基团通过苯环上的酚羟基和氨基赋予分子化学反应性,可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生成自由基,实现靶标蛋白或组织的共价沉积。
反应原理
iFluor 546 Styramide的反应原理核心在于酪胺基团的酶促自由基生成和靶标蛋白共价结合。该反应通常依赖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及过氧化氢(H₂O₂)作为催化体系。HRP在过氧化氢存在下能够氧化酚羟基,使酪胺基团生成酚氧自由基(tyramide radical),自由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与邻近蛋白质的芳香族残基(如酪氨酸)发生共价偶联。
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
酶催化氧化
在反应体系中,HRP首先与过氧化氢作用形成高价氧化中间体。iFluor 546 Styramide中的酚羟基在高价氧化中间体的作用下失去电子,形成酚氧自由基。该自由基稳定性低、反应活性高,是整个偶联反应的关键中间体。自由基共价结合
生成的酚氧自由基可迅速攻击邻近蛋白质或其他芳香族分子的酪氨酸残基,通过自由基加成或偶联反应形成稳定的酰胺或芳香族-氧碳共价键。此步骤实现荧光探针的靶向沉积,将iFluor 546信号固定于蛋白或细胞结构上。荧光信号保持
iFluor 546染料的荧光核心在此过程中保持稳定,共轭结构不受酶催化氧化影响,因此即使在自由基反应中,荧光信号仍然强烈。连接桥设计提供空间缓冲,使荧光核心与酪胺反应中心空间独立,避免荧光猝灭。空间定位与信号放大
由于自由基具有很高反应活性,但寿命短,酶催化生成的自由基仅在酶附近有限空间内发生反应。这使得iFluor 546 Styramide能够在靶标蛋白或细胞结构周围局部沉积,实现高密度荧光标记。通过多轮酶催化和自由基生成,可显著增强弱信号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这正是TSA体系的核心优势。反应条件控制
反应体系一般采用温和缓冲液(如PBS, pH 7.2–7.6)和低浓度过氧化氢,以控制自由基生成速率,避免非特异性标记或蛋白质损伤。反应温度通常为室温,时间可调节以优化荧光沉积量。iFluor 546的化学稳定性保证染料在反应条件下不降解,酚羟基和氨基保持活性,实现高效率标记。
产品名称:iFluor 546 Styramide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产品目录
CY7-Glycocholic acid CY7标记甘氨胆酸
CY7-Gypsogenin CY7标记丝石竹皂苷元
CY7-HAIYPRH CY7标记转铁蛋白靶向肽
CY7-HSA CY7标记人血清白蛋白
CY7-Ivermectin CY7标记伊维菌素
CY7-lactoferrin CY7标记乳铁蛋白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