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E-PEG-NH2与COOH的偶联反应条件详解
DSPE-PEG-NH2 与 COOH 的偶联反应条件详解
DSPE-PEG-NH2(氨基修饰的聚乙二醇磷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脂质体修饰、生物材料表面功能化、靶向递送系统中的两亲性分子。它由亲水的 PEG 链和亲脂的 DSPE(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组成,PEG 末端修饰有氨基(–NH2)。这种氨基可以与具有羧基(–COOH)功能团的分子发生酰胺键偶联反应,实现结构定向的共价修饰。
一、反应机理概述
DSPE-PEG-NH2 与 COOH 的共价偶联反应属于酰胺键的形成反应,本质上是羧酸与胺基在一定条件下缩合生成酰胺。该反应在生物材料和药物递送体系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两种常见偶联方式:
EDC/NHS 活化法
CDI(碳二亚胺)法
二、常用反应体系与条件
1. EDC/NHS 活化法(最常见)
反应物:
DSPE-PEG-NH2(溶于 DMSO、DMF 或水)
羧基化分子(如小分子、蛋白、聚合物等)
EDC: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
反应步骤:
将带有 –COOH 的分子溶于 MES 缓冲液(pH 5.0~6.0)或无水有机溶剂(如 DMF/DMSO)中;
加入 EDC 与 NHS(摩尔比推荐 EDC:NHS:COOH = 2:2:1)激活羧基;
室温反应 15~30 分钟,生成中间活性酯(NHS-酯);
加入 DSPE-PEG-NH2,在 pH 7.4 条件下反应 4~12 小时;
透析、冻干或层析纯化产物。
反应环境:
pH 6.0 激活,pH 7.2~7.5 偶联;
温度建议 20~25°C,避免高温降解。
溶剂:
有机体系:DMSO 或 DMF;
水溶体系:MES 或 PBS 缓冲液,需兼顾两者溶解性。
注意事项:
DSPE-PEG-NH2 应先在有机相溶解,再逐滴加入活化液;
避光反应,防止部分敏感分子降解;
若目标分子为生物活性物质,应避免有机溶剂对其活性造成影响。
2. CDI 法(碳二亚胺活化羧酸)
原理:羧酸首先被 CDI 活化形成酰基咪唑中间体,随后与胺基缩合生成酰胺键。
优点:不需 NHS、无副产物、反应温和;
缺点:对水敏感,一般在无水环境下进行。
步骤:
将羧基化分子溶于无水 DCM、THF 或 DMF;
加入 CDI(1.1~2 等摩尔),室温反应 1 小时;
加入 DSPE-PEG-NH2;
室温或略加热(25–40°C)反应 6~12 小时;
纯化方式与 EDC/NHS 法相似。
三、影响反应效率的因素
反应 pH:
羧基活化阶段需要微酸性;
胺基偶联阶段需要中性偏碱(pH 7.4~8.0);
摩尔比:
为确保偶联效率,一般羧基与胺基摩尔比使用 1.2:1 或更高;
溶剂选择:
水相适合亲水小分子;
有机相适合疏水性羧基底物。
PEG 链长:
PEG2000 或 PEG3400 是常用规格,链长对水溶性和空间位阻有影响。
四、应用实例
DSPE-PEG-NH2 与透明质酸(HA-COOH)偶联制备 HA-PEG-DSPE,用于靶向肿瘤脂质体;
与小分子如叶酸、肽类的 COOH 偶联,用于制备靶向修饰纳米药物;
与壳聚糖衍生物偶联,用于制备阳离子脂质体或基因载体。
五、总结
DSPE-PEG-NH2 与 COOH 反应是构建功能脂质体、生物相容性纳米材料的重要步骤。以 EDC/NHS 或 CDI 为常用偶联方式,该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能高效形成稳定的酰胺键。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如 pH、溶剂、反应时间等)可优化产率和目标结构的保留,广泛用于药物递送、成像探针、疫苗递送等前沿生物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