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蓝荧光染料是什么?尼罗蓝荧光激发波长是多少?
尼罗蓝荧光染料是什么?尼罗蓝荧光激发波长是多少?
尼罗蓝(Nile Blue)是一种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和亲脂性,常用于细胞成像、生物膜染色、线粒体标记以及荧光探针的开发。它与结构类似的染料“尼罗红(Nile Red)”有相似用途,但在某些应用中显示出更强的荧光或更稳定的性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尼罗蓝
英文名称:Nile Blue A、Nile Blue sulfate
分子式:C₂₀H₂₀ClN₃O
分子量:349.85 g/mol
CAS号:3625-57-8
激发波长(Ex):约 635–640 nm
发射波长(Em):约 660–680 nm
荧光颜色:红色或近红外
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DMSO等*性溶剂
应用领域
1.细胞成像
尼罗蓝可用于染色细胞质、线粒体或脂质结构,适用于荧光显微镜。
具有较高的荧光穿透能力,适合厚组织成像或共聚焦扫描。
2.膜染色
亲脂性使其能插入磷脂双层,用于脂质膜染色和细胞膜示踪。
在*性环境中荧光较弱,在疏水环境中增强,适合作为膜*性探针。
3.线粒体染色
可被线粒体摄取并积聚,部分实验中作为线粒体选择性荧光染料使用。
4.DNA染色(较少用)
与DNA结合后可显示一定荧光增强,但不如Hoechst或PI敏感。
5.生物传感
用于开发荧光探针,如检测pH、*性、脂质含量等的智能染料。
优点
激发/发射波长远离绿色光区,适用于多重染色实验
良好的亲脂性,可标记细胞膜或疏水结构
荧光较稳定,适用于共聚焦成像和较长时间观察
缺点与注意事项
问题 | 说明 |
光漂白 | 与其他传统染料类似,强光照下容易失活,需避光操作 |
背景染色 | 可能在细胞外膜或质膜上有一定非特异性吸附,需优化洗涤步骤 |
与pH相关性 | 某些环境下(如低pH)荧光会减弱,使用时需了解染色条件 |
与尼罗红对比
特性 | 尼罗蓝(Nile Blue) | 尼罗红(Nile Red) |
激发/发射波长 | 635/665 nm | 552/636 nm |
荧光颜色 | 红色(近红外) | 橙红色 |
亲脂性 | 高 | 高 |
应用焦点 | 膜、线粒体、细胞质 | 脂滴染色、脂质探针 |
水溶性 | 好 | 略差(溶于有机溶剂) |
常规染色方法(简略版)
配制染色液(如:1–10 μM 尼罗蓝溶液于PBS或DMSO稀释液中)
细胞用PBS清洗两遍,去除培养基
加入染色液,37°C孵育15–30分钟(避光)
用PBS冲洗2–3次,移入成像缓冲液
使用荧光显微镜(Cy5或近红外通道)观察
总结
尼罗蓝是一种实用的红色荧光染料,适用于多种生物成像用途,特别是在脂质膜、线粒体和组织成像中表现良好。其远红区荧光特性也适用于多染色实验及组织穿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