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7-Daunorubicin,CY7柔红霉素合成路线特点
CY7-Daunorubicin,CY7柔红霉素合成路线特点
CY7-Daunorubicin 是将近红外荧光染料 Cyanine7 与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偶联形成的功能化药物衍生物。柔红霉素为蒽醌类抗生素,结构中含有蒽醌核心、糖苷侧链和羟基、氨基等活性官能团。CY7偶联赋予柔红霉素近红外荧光特性(激发约750–780 nm,发射约780–810 nm),可用于药物分布追踪和纳米载体示踪研究。
合成路线特点:
偶联位点选择:柔红霉素的氨基或羟基通常为偶联活性位点,常用的为糖苷侧链上的氨基。CY7-NHS酯通过酰胺化反应与氨基偶联,生成稳定的CY7-Daunorubicin。
保护基策略:为避免蒽醌核心或其他羟基参与副反应,可在偶联前对羟基进行保护(如TBDMS保护),偶联完成后去除保护基,保证药物结构完整。
溶液体系:反应一般在有机溶剂(如DMSO、DMF)中进行,同时加入缓冲体系(如PBS)调节pH至7–8,保证氨基活性并减少药物降解。
温和条件:为了保持柔红霉素的化学活性和荧光特性,偶联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并尽量避光操作,避免蒽醌环氧化或CY7光降解。
纯化过程:反应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透析或凝胶过滤纯化,去除未反应的CY7或柔红霉素,得到单分子均一的CY7-Daunorubicin。
产物性质:CY7-Daunorubicin 保留柔红霉素的蒽醌结构及生物活性,同时具备CY7的近红外荧光特性,可用于药物体内分布追踪、纳米药物载体研究和荧光成像实验。
应用潜力:可用于药物递送系统可视化研究、纳米载体示踪、体内外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化学反应机制研究,为药物功能化提供可靠工具。
CY7-Daunorubicin 将柔红霉素的化学结构特点与CY7近红外荧光结合,实现药物追踪、纳米递送研究及功能化材料构建的多重功能,适合药物化学、纳米医学及生物成像研究。
产品名称:CY7-Daunorubicin,CY7柔红霉素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推荐产品: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支化PEI FITC-支化PEI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脂多糖 FITC-Lipopolysaccharide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脂肪酸 FITC-Fatty Acid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转铁蛋白 FITC-TF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紫杉醇 FITC-PTX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