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

DSPE-NPC,磷脂-神经节苷脂的化学结构与组成

2025-09-24 分享

产品名称:DSPE-NPC,磷脂-神经节苷脂的化学结构与组成

1. 化学结构与组成

核心成分:

DSPE(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磷脂核心,含两条硬脂酸疏水链和磷酸乙醇胺亲水头部,赋予两亲性,可嵌入脂质体/纳米颗粒膜,增强膜稳定性与仿细胞膜特性。

神经节苷脂(如GM1):含唾液酸的鞘糖脂,天然存在于神经细胞膜外侧,糖链部分(如寡糖链连接唾液酸)提供靶向识别能力,可与特定受体(如胆毒素受体、整合素)结合。

PEG(聚乙二醇,可选):通过酯键或点击化学连接,形成水化层,减少非特异性蛋白吸附,延长体内半衰期(如脂质体半衰期可提升17.5倍),并降低免疫原性。

复合结构:

典型结构如 GM1-PEG-DSPE,通过共价键(如酯键、酰胺键)或非共价作用(如疏水作用)连接,形成兼具磷脂锚定能力、PEG水溶性及神经节苷脂靶向性的复合物。

2. 合成方法

酯化/偶联反应:

DSPE与PEG通过NHS-PEG或SC-PEG试剂在无水有机溶剂(二氯甲烷、DMF)中经DMAP催化反应,经柱层析纯化。

神经节苷脂(如GM1)通过其氨基/羧基与PEG末端的活性基团(如NHS、马来酰亚胺)反应,形成酰胺键或酯键,需控制pH(5.5-6.0)、温度(室温)及反应时间(2-6小时),保留生物活性。

点击化学:

利用铜催化的叠氮-炔基环加成(CuAAC)或无铜应变促进炔烃-叠氮环加成(SPAAC),实现精准连接,条件温和,适合生物体系。

后修饰插入:

在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将DSPE-NPC复合物插入脂质膜表面(如薄膜水化法、微乳法),或通过后修饰(post-insertion)方法插入现有纳米颗粒表面。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wyh

DSPE-NPC,磷脂-神经节苷脂

关于我们:

良林科研服务平台是西安瑞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良林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全球研发工作者,公司配备了化合物合成、纯化、冻干、质量检测与分析等精密仪器,良好有完备的生产,研发,检测全生产线的能力。良林生物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有机化合物定制合成及生产服务。 我公司生产销售科研级别的药物传递和药物纳米靶向方面的产品,公司目前经营的产品主要有合成磷脂,PEG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纳米金,磁性纳米颗粒,介孔二氧化硅,活性荧光染料,荧光量子点,点击化学和大环配体等等。


我们可以提供的相关产品

DSPE-PEG-CY5.5,MW;2000;DSPE-PEG-CY5.5;磷脂聚乙二醇荧光染料

DSPE-PEG-CY5.5,MW;2000 Da;磷脂聚乙二醇荧光染料Cy5.5

DSPE-PEG-CY5.5,MW;2000 Da;磷脂-聚乙二醇-菁染料Cy7.5

DSPE-PEG-CY5.5,MW;2000 Da;磷脂-聚乙二醇-花菁染料Cy5.5

DSPE-PEG-CY5.5,MW;2000 Da;近红外染料CY5.5聚乙二醇磷脂

DSPE-PEG-CY5.5 MW;2000 Da;磷脂-聚乙二醇-花菁染料Cy5.5

DSPE-PEG-Cy5,MW;2000;磷脂聚乙二醇荧光染料Cy5

DSPE-PEG-Cy5,MW;2000;磷脂聚乙二醇菁染料C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