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ICG-SH,吲哚箐绿标记巯基,SH-吲哚箐绿的应用优势

2025-11-18 分享

ICG-SH,吲哚箐绿标记巯基,SH-吲哚箐绿的应用优势

ICG-SH是通过化学修饰将传统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末端引入巯基(–SH)形成的功能分子。IC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和光学检测的水溶性近红外荧光染料,其吸收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约780–810 nm和820–840 nm,具备高组织穿透力和低自发荧光背景。通过引入巯基,ICG-SH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光学特性,还赋予分子可与含巯基或金属纳米颗粒进行共价或配位结合的能力,为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独特优势。

ICG-SH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优势首先体现在可控化学修饰和载体结合能力。巯基具有强亲核性和金属亲和性,可与含巯基的多肽、蛋白或金纳米颗粒通过硫醇-硫醇氧化形成二硫键,或通过金-硫键实现稳定连接。这种化学可控性允许ICG-SH与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载体高效共价偶联,实现荧光标记和药物载体功能的一体化设计。同时,巯基修饰为载体提供了二级可控功能,例如在还原环境中触发释放或调控表面结合动力学,从而实现靶向递送和智能响应。

其次,ICG-SH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优势还体现在光学追踪能力和成像导向治疗。ICG-SH保留了ICG的近红外荧光特性,可实现深组织成像和实时监测。结合纳米载体后,ICG-SH可用于追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靶向递送效率以及释放动力学,为药物疗效评价和药物载体优化提供可视化手段。与传统染料相比,ICG-SH在纳米载体表面修饰后表现出荧光稳定性增强、不易猝灭和可调控的荧光强度,使其在体内长期成像和药物追踪中具有显著优势。

第三,ICG-SH赋予药物递送系统环境响应和智能化功能。巯基与载体的结合可以设计为可逆的还原敏感键或光敏键,使纳米载体在特定的微环境(如细胞内还原环境或光照条件)下触发药物释放。结合ICG-SH的近红外光响应性,还可实现光控释放或光热辅助治疗,为精准递送和联合治疗提供新策略。

此外,ICG-SH在水相和生物体系中的良好兼容性也是其应用优势之一。ICG-SH通过巯基修饰后可通过PEG化或脂质体封装提高水溶性和稳定性,减少自发降解和光敏损失。其与生物分子偶联后,可形成稳定的纳米颗粒或修饰载体,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和免疫清除,从而延长体内循环时间,提高靶向累积效率。

ICG-SH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优势还体现在多功能整合能力。通过与载体的共价或配位连接,ICG-SH不仅实现荧光追踪,还可与*癌药物、小分子靶向配体或纳米材料结合,构建多模态功能载体。例如,在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系统中,ICG-SH既提供近红外光吸收和热转化功能,又可通过巯基与载体结合,实现药物靶向释放和治疗监控一体化。

总体而言,ICG-SH通过巯基修饰赋予ICG分子与载体的高度化学可控性,使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兼具荧光追踪、靶向递送、环境响应和多功能整合优势。其良好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为构建智能化药物递送系统、优化药物释放和实现可视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化学基础。结合纳米技术和分子修饰策略,ICG-SH可广泛应用于精准医学、靶向药物输送以及成像导向的联合治疗研究中,显著提升药物递送的效率和可控性。

产品名称:ICG-SH,吲哚箐绿标记巯基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ICG-SH

产品目录

单磺基花菁染料CY7.5标记羧酸 CY7.5-Acid,mono-SO3, ICG-COOH 181934-09-8

凋亡靶向探针 ZnDPA-Cy7

凋亡靶向荧光探针ZnDPA-Cy3

凋亡靶向荧光探针ZnDPA-Cy3.5

凋亡靶向荧光探针ZnDPA-Cy5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