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C-PE,异硫氰酸荧光素-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步骤概述
FITC-PE,异硫氰酸荧光素-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步骤概述
FITC-PE 是通过将绿色荧光染料 FITC(荧光素异硫氰酸酯)与磷脂类分子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进行共价修饰制备的荧光脂质探针,常用于脂质体示踪、细胞膜结构研究以及药物递送系统的荧光标记。
PE 是一种存在于生物膜中的磷脂类分子,分子结构包含两个脂肪酸酰基、甘油骨架、磷酸桥和末端乙醇胺基团。其中乙醇胺上的伯胺基可作为FITC标记位点。
合成FITC-PE的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选用高纯度的或合成PE(如DOPE、DPPE)作为反应底物,FITC则以其异硫氰酸酯形式参与反应。反应在无水、有机环境中进行,通常使用DMSO、DMF或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体系。
活化与反应:将FITC溶解在DMSO中,缓慢加入到含PE的溶液中,加入适量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胺作为有机碱以促进胺基脱质子化。反应在避光条件下,于室温或轻微加热条件(25–40°C)下持续搅拌反应数小时。
纯化:反应完成后使用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常用方法包括硅胶柱色谱(如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去除未反应的FITC和副产物。
鉴定:
质谱(ESI-MS、MALDI-TOF)**用于分子质量确认;
UV-Vis与荧光光谱用于验证荧光性能;
薄层色谱(TLC)结合紫外检测可快速初步确认标记反应是否成功。
FITC-PE 的结构保留了磷脂膜插入能力,同时引入了绿色荧光性质(Ex/Em ≈ 495/519 nm),可作为功能性脂质用于构建带有荧光示踪能力的脂质体、纳米颗粒和人工膜系统。
产品名称:FITC-PE,异硫氰酸荧光素-磷脂酰乙醇胺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推荐产品:
SH-DBCO
二苯基环辛炔-巯基
2252493-06-2
点击化学
Sinapine-CY5
芥子碱荧光素标记的优点
Sinapine-FITC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