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ICG-HAIYPRH,吲哚菁绿标记转铁蛋白靶向肽的表面功能化设计

2025-09-10 分享

ICG-HAIYPRH,吲哚菁绿标记转铁蛋白靶向肽的表面功能化设计

ICG-HAIYPRH是一种将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通过共价偶联标记到转铁蛋白靶向肽(HAIYPRH, 由7个氨基酸组成)上的功能化荧光化合物。HAIYPRH肽具有高选择性结合血清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TfR)的能力,可用于靶向递送药物或纳米载体。ICG-HAIYPRH结合ICG的近红外(NIR)荧光特性(吸收峰约780 nm,发射峰约810–830 nm),可实现肽-载体体系的可视化追踪及靶向评估。

在表面功能化设计中,ICG-HAIYPRH通常用于修饰纳米颗粒、脂质体或水凝胶等药物载体表面,通过偶联形成稳固的荧光标记层,实现靶向和可视化双功能。该偶联体系使载体能够选择性识别TfR高表达的细胞,增强靶向递送效率,并通过ICG荧光实时监控载体在体内外的分布和累积情况。表面功能化的策略还可优化载体的分散性、稳定性以及细胞摄取效率,提高药物递送系统的整体性能。

ICG-HAIYPRH的制备通常通过ICG羧基活化形成ICG-NHS酯,与HAIYPRH肽的N端自由氨基或赖氨酸侧链氨基反应生成稳固的酰胺键。反应在弱碱性缓冲液(pH 7–8)下进行,室温避光,以保证ICG的荧光性能和肽链的构象完整性。偶联完成后,通过透析或超滤去除未反应的ICG和自由肽,实现纯度产物。

ICG-HAIYPRH在表面功能化中具有多重优势:一方面,ICG提供近红外荧光信号,实现体内外可视化追踪;另一方面,HAIYPRH肽赋予纳米载体选择性靶向能力,使其能够有效识别TfR高表达细胞,从而增强药物递送精度。该复合体系在靶向药物递送、分子成像、纳米载体优化以及生物体内代谢追踪等研究中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可评估载体在血液循环、组织渗透及细胞摄取过程中的行为,为靶向递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ICG-HAIYPRH通过将ICG荧光探针与转铁蛋白靶向肽结合,实现了表面功能化的双重特性:靶向性和可视化追踪。其稳定的化学偶联和高效的生物识别能力,使其在纳米载体修饰、药物递送系统构建及生物成像研究中具有应用潜力。

产品名称:ICG-HAIYPRH,吲哚菁绿标记转铁蛋白靶向肽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ICG-HAIYPRH

推荐产品:

CY3标记的氯霉素

CY3-chloramphenicol

CY3标记的麦角钙化甾醇

Cy3-麦角钙化甾醇Ergocalciferol

CY3标记的麦芽糖醇

CY3-Maltitol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